平城区以“1234”工作模式不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规范化管理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头条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魏悦 通讯员段文超、魏宇然近年来,大同市平城区压实责任、创新举措,通过建立“1234”工作模式,不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规范化管理。

“1”,就是选优一支攻坚队伍,严把“选派关”

严格按照省、市委关于选派人员身份、年龄、学历等要求,对全区涉及的23个纯农业行政村的13名驻村第一书记进行了全面排查。通过摸底核实、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组织把关等方式,将超龄的3名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轮换。轮换后,大学以上学历8人,占比61.5%,提高7.7%;45岁以下8人,占比61.5%,提高15.3%。

“2”,就是开展两项考核评估,严把“考评关”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月度考核由平城区驻村办会同街道党工委开展,每月下发《驻村干部工作任务清单》,根据每月重点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对月考连续2次排名靠后或被上级通报2次的,由平城区委组织部约谈,并反馈派出单位。年度考核由平城区委组织部会同街道党工委开展,按照日常表现10%、月度考核30%、年度考核60%赋分,综合评定考核等次,考核结果计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提拔晋级、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3”,就是落实三级同抓责任,严把“履职关”

印发《平城区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区、街、村三级管理责任。平城区委每两月研究1次驻村帮扶工作、到村暗访督导1次。明确区驻村办管理主体责任,统筹政策制定、管理考核等工作;派出单位负责跟踪管理,每两月研究听取1次帮扶工作,指定1名班子成员分管,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2次到村调研督导,了解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业绩。今年以来,驻村办已开展暗访督查13次,下发通报8期。街道党工委负责日常管理、考勤考核,主要负责人每月到村暗访督导1次,现场解决问题。村党组织书记负责日常考勤,及时向街道党工委报告干部驻村情况。三级同向用力,较好地解决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等老大难问题。

“4”,就是建立四项激励措施,严把“能力关”

加大正向激励。注重在驻村帮扶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优秀的,在选拔任用、晋升职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已有3名晋升职级,3名35岁以下同志列入年轻后备干部。落实保障措施。派出单位按照每年每人5000元标准安排驻村干部工作经费,按照每天每人100元标准落实生活、交通补贴,全力保障干部食宿等生活必需。注重关心帮带。今年以来,区级领导到村调研督导9次,派出单位协调解决各类问题5个,到村指导推动工作12次,协调引进帮扶资金215万元。平城区教育局为西河河村小学协调30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平城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为塔儿村协调资金28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培训提升。将驻村第一书记延伸列入农村“领头雁”培训范围,以“课堂+实践”模式开展了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有效提升其工作能力和实战本领。

同时,坚持驻村第一书记和到村任职选调生、到村工作大学生农村“三支队伍”统筹管理,齐抓共管、互促互进、形成合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编辑:赵虹宇]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