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黄芪趟出万民致富路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大同新闻

“今年我家能刨1300多斤黄芪,就按每斤十四五块的价格算,最起码也能收入2万多。”说这话的是62岁的张吉,浑源县裴村乡大桥村人。

自打2016年张吉和本家几个兄弟咬牙上山修了条路,原先不愿进村的采购商来了,普通的黄芪一斤卖到十七八元钱,那一年他卖黄芪纯收入就有1.6万多元,当年就脱了贫。如今,张吉家的黄芪种植已经发展到了80亩。“大桥村全村可种黄芪面积2万亩,到2020年要实现全村人均种植黄芪20亩,咱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张吉笑着说。

近年来,大同市着力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把以恒山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进行引导扶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力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级黄芪种植加工示范区,把黄芪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宝藏。

打好黄芪牌: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

“千古恒岳灵秀地,中华宝藏黄芪乡”。浑源县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土壤元素丰富,适宜种植黄芪、柴胡、山桃等中药材,且以品质上乘名扬中外,是全国著名的“黄芪之乡”。

据浑源县中小药材发展中心主任张久英介绍,黄芪是典型的“人种天养”型药材,对土壤、地形、气象等条件要求严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恒山黄芪可施行仿野生种植。据史料记载,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浑源就有刨黄芪入药的历史,元朝得到大面积发展,清代则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作为全国黄芪道地药材恒山“正北芪”的正宗产地,浑源黄芪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所产正北芪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历来是中药材市场的抢手货,产品供不应求。2016年黄芪有机认证成功,2017年1月浑源黄芪“正北芪”获“中国黄芪文化起源地”称号。

浑源县农业农村局果树站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种植黄芪的地方较多,甘肃陇南、山东、河北、四川等地均有。但论品种与品质,恒山黄芪属一流。浑源黄芪最大的特点是总皂苷含量高,2010版药典规定黄芪总皂苷含量不得低于0.04%,浑源黄芪皂苷的含量在0.16%以上,最高的、最好的能达到0.38%。这也造就了浑源黄芪举世无双的声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浑源县宜芪面积有39.6万亩,覆盖全县10个乡镇57个行政村,目前有芪面积26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已超18万余亩,主要分布在恒山山脉的官儿、千佛岭、王庄堡、青磁窑、东坊城、裴村、大磁窑、黄花滩、大仁庄、沙圪坨10个乡镇。其中以官儿乡种植面积最大,达到10余万亩。

“近年来年均产量在1500万斤以上,带动全县1.67万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占到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57.8%。”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黄芪等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浑源的支柱产业,浑源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产业优势。

千佛岭乡温庄村芪农穆四陆续种植了20亩黄芪。他给记者算了一笔黄芪增收细账:他最初的种植成本每亩为1800元,每亩可生产鲜芪500公斤,每年采刨2-3亩,采刨时把未成材的留下,一边继续成长一边产籽繁衍,基本步入了“野生天养”的历史生长规律。“我每年只要多半年的劳作,纯收入就能有3万元以上。芪坡就是我的存钱柜,只要不惜力,钱就取不完。”穆四说。

延伸产业链:注入黄芪产业发展新动能

浑源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浑源县都将黄芪产业发展作为打造本土品牌、培育经济亮点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

2017年,浑源县黄芪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被正式列为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成为全省首个国家黄芪种植与加工标准化示范区,而承担这一项目的企业——山西安瑞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迅速成长为大同市政府标杆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百园立农”工程项目单位,并获得“中国黄芪文化起源地”认证和全国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称号。

如今,浑源县种芪生财之道已蔚然成风,全县形成了“走种芪路,打黄芪牌,上下一盘棋”的良好态势。县委、县政府在上大项目、动大响器上久久为功,着力打造黄芪产业发展新动力。

目前,总投资7.62亿元的山西安瑞农林科技10万亩黄芪规范化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入运行,总投资2亿元的国新能源黄芪规范化种植项目运行良好。两个上亿元大项目的成功引进,成为浑源县黄芪产业的两个“火车头”,拉动全县黄芪产业快速向前迈进。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巩固传统优势,推动黄芪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目前,县内黄芪领域骨干企业万生黄芪饮片公司效益可观,忠旺恒达、丽珠集团浑源丽珠芪源等公司的技术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在黄芪标准物提取、黄芪总黄酮、黄芪总多糖等黄芪高端产品的研究开发上迈出新步。

与黄芪打了30多年交道的山西北岳神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贵富对黄芪从种到收到加工到销售,可谓是门门清。“咱们浑源的黄芪都是6年生的,品质绝对保证,已经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东丽珠集团、天津赛诺等知名药企和我们长年订货。浑源黄芪走的是高端市场,但正是由于生长期长,销量和收入无法和其他地区两年生的比。再加上我们的加工还多数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好东西卖不上它应有的价格。”赵贵富建议改变当地黄芪只加工不同规格切片的局面,错位发展,延伸黄芪产业新链条,进行产业化开发,实现黄芪资源增值增效。

如今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从事黄芪种植加工的企业共212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达136家,相关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特别是安瑞、国新、泽青、万生、丽珠等30多家黄芪种植加工企业在9个乡镇的产业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黄芪羊、黄芪鸡、黄芪蜜、黄芪饲料、北芪菇、北芪耳……近年来,随着黄芪产业的发展,黄芪附属产品也不断开发,延伸了产业链条,带动全县黄芪产业大发展。

迎来“黄金期”:打造药茶产业集群新高地

在今年新冠肺炎治疗中,含有黄芪成分的中药发挥了积极治疗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西药茶产业发展,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3月31日大同市召开药茶产业研发专题座谈会,一时间,发展黄芪深加工产业成为热门话题。

浑源县委、县政府抓住有利时机,规划建设黄芪茶产业园,通过打造集药茶研发、药茶生产、药茶销售、文化宣传、旅游发展为一体的黄芪药茶产业链,带动全县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带动贫困山区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步发展,巩固浑源县扶贫攻坚成果。

今年一开春,赵贵富每天在县黄芪产业园内忙个不停。他的道地药材恒山黄芪产业化开发项目是第一个入驻产业园的。厂房规划、设计、开工、筹措资金等等,每一项老赵都亲自去跑。这个总投资17000万元、占地100亩的项目包括制剂车间、前处理提取车间、饮片车间、库房、质检办公楼、生活楼、辅助用房、管网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期为两年。

看着项目规划设计图,赵贵富信心满满地说:“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精品黄芪饮片90吨、黄芪口服液10吨、黄芪药酒20吨、黄芪饮料3吨、黄芪药片5吨,年产值约1.6亿元。实现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生产质量的全程追溯。”

位于浑源县青磁窑乡郝家湾村的山西恒山茶叶有限公司今年也准备入驻黄芪茶产业园区。这个以野生茶叶收购、生产、加工药茶保健茶为主的企业,年产量达到15吨左右,恒山黄芪茶、恒山老道茶、恒山红茶、恒山毛遵茶等非常有名,全部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自然本色,安全营养。

青磁窑乡党委书记王卓祥边请记者品尝恒山老道茶边骄傲地说:“公司一直与浑源县恒山绿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经营,并成功注册了‘恒麓’商标。公司以野生茶叶收购、生产加工为核心业务,集包装、直销、连锁零售经营及电子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基本形成了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要求的产业体系和流通模式。”2019年,该公司从贫困户收购原材料15.5吨,涉及5个行政村86户贫困户。

据悉,通过“龙头企业+公司+集体+村集体经济+农户+标准”的生产经营模式,该县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以保护价格对芪农所生产的鲜芪进行收购,引导农民从普通农业向生态、绿色、高端农业转型,从自主销售模式走向“互联网+”的高端、高效营销模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条。据估计,每年产值收入可达22.5亿元,带动5000多人就业。

黄芪,大自然恩赐浑源的特殊礼物,如今呈破竹之势发展。未来黄芪种植不仅将成为浑源县的支柱产业,而且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宋芳)

[编辑:牛文晶]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