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 通讯员丁海龙)“今年设施大棚西红柿亩产1.2万斤,网纹瓜亩产1万多斤,收入2.5万元到3万元左右,可以说是大获丰收。”大同市云州区杜庄乡南六庄村钢架大棚负责人马师傅笑盈盈地说。
为鼓励引导村民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促进蔬菜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南六庄村依托土地资源优势,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大棚,增加群众收入。
盘活资源发展优势
南六庄村共有358户771人,其中脱贫户25户34人;耕地面积4680亩,其中水浇地4098亩。该村党支部书记马建飞在详细了解蔬菜行情后,聘请市、区、乡技术人员指导,聘用本村种植经验丰富的马彪录、马继勋两户农民管理,经过2018年初期流转土地116亩,种植青椒50亩、圆生菜26亩、香菜40亩,当年收入40多万元,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2020年,通过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村蔬菜面积达到1060亩,增加了胡萝卜、生菜、芹菜等十多个品种。为解决销售难题和存储问题,又新建了蔬菜交易市场和冷库,村民就近能卖出好价钱,当年交易量达833吨。
大棚经济 “棚”勃发展
2021年春季,建设钢架大棚100栋。经过在天镇、阳高和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棚取得了良好的收益。2023年,云州区水务局库区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在该村流转土地300亩,建起日光温室大棚31栋,全钢架春秋季大棚39栋。2023年底开工建设南六庄设施大棚种植基地,按照“支部引领+政府扶持+企业投资+农户受益”建设经营理念,采取“整体租赁”的种植模式,将500栋大棚整体以每栋2500元的价格出租于山东优质蔬菜种植客商进行种植,村集体给予各方面配合管理。短短四年,全村设施大棚达到了670栋,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棚村。“大棚经济”成为带动全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目前,新建100多栋钢架大棚正在加紧建设中,谋划明年再建设200栋大棚。在南六庄村设施大棚种植基地的积极影响下,周边村也纷纷效仿,周家堡村目前初建大棚1000多亩、长安村初建大棚300多亩。通过流转土地使113户村民年均增收3500元;同时带动周边260多户村民就近打工,每户年增收1万元左右,村集体年增加收益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