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胡雁)“玫瑰系列出口波兰、缨花、菊花出口俄罗斯,桃花出口马来西亚,跳舞兰通过义乌批发到全国各地……这款仿真黄花是去年我们合作社自己开模具做的,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利润可观。”在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除了生产黄花食品,记者看到,还有人社部门组织的绢花培训班,生产能观赏的仿真黄花。
云州区西坪中心村的手工绢花项目,是2019年为12个搬迁村和5个插花村易地搬迁脱贫户,量身定做的后续产业项目。带动600多名妇女做手工挣钱,发展炕头经济,三年挣回手工费近200万元,给因做饭、接送孩子和照顾老人而不能上班的家庭妇女找到了“能干儿”。
2018年移民入住中心村以后,市、区两级妇联组织未雨绸缪,考虑到移民的文凭低、技能少,在离开土地进入县城后急需一个起点低、又能领回家做的手工项目,经过到广东、浙江、天津等沿海发达地区考察比较,从天津武清绢花出口基地引进了手工绢花项目,在西坪中心村扶持魏玉花成立了好媳妇手工合作社,因为项目接地气,得到了脱贫户和就业困难妇女的欢迎,发展迅速。
大同市妇联主席张丽珍告诉记者,中西部地区创新比较难,云州区的手工绢花项目通过给沿海发达地区打工,脱贫户实现了与京津冀互动,发挥了“闲人多”的比较优势,参与了国际市场分工,让“巾帼扶贫车间”得到市场经济的洗礼,也让脱贫户和就业困难妇女的内生动力大大增强,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中,她们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