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村医生的坚守——记天镇县新平堡镇五里墩村卫生室医生张彦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医者风采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 赵欣 实习记者 赵东霞)淡薄宁静无怨无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用真心,爱心呵护每一位患者。今天采访的主人公是天镇县新平堡镇五里墩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张彦。从医23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2018年,荣获大同市首个医师节先进个人。

       无悔选择 山村少年立志从医

       五里墩村,地处天镇县新平堡镇正南方,位于县城北面24公里,清凉山北麓。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张彦看着偏远山区缺医少药,乡亲们为了看病,常常需要步行到七八里之外求医问药,想请到一个医生简直难如上青天。年少时的张彦暗自下定决心,“我也要当一名医生,给乡亲们驱除病魔”。

       1992年秋季,张彦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山西医科大学,三年刻苦钻研医学理论知识,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并考取了乡村医生从医合格证书。毕业回到家的第二年春节,他义无反顾的回到家乡,腾出了自己家的一间土坯房开办了五里墩村第一个卫生室。

       “山区缺医少药,从小目睹乡亲们小病小痛得不到及时治疗,拖成大病,当时我就想这辈子就干医生了。”张彦说。从当上了乡村医生那一天起,炎热灼人寒风凌厉虽苦,翻山越岭走村串巷虽累,打针抓药把脉诊疗虽繁,但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汇成他生命之曲每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让张彦能在这条从医之路上越走越远。      

       2014年,他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积极配合上级,按照天镇县新平堡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同时在镇卫生院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全村的7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以及100多名老人,45例高血压病人,1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

       跌绊人生 挽救生命比天高

       张彦的卫生室,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在村民心中,却是熠熠生辉的一盏灯,温暖着病痛中的一颗颗心灵。

       只要有村民来喊,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山高路远,张彦都二话不说,立即出诊。在村里,村民们每天都会见到张彦穿着白大褂,背着药箱,在村子里一步步蹒跚的身影。20多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五里墩村的每一个角落,他几乎给每一户村民看过病、抓过药。

       “在新平堡镇卫生院工作时,有一天晚上12点,一位潘家窑村的村民打电话说自己家中的小孩突然发高烧,特别严重,我想都没想背上药箱就走。”张彦指着地图上潘家窑村的位置说道,“这个村子是我们镇最远的一个,距离卫生院有20多公里,”当时的张彦骑车要穿过田地、丘壑,“当时外面还下着大雨,雨滴落在我雨披上滴答滴答的声音现在还记得”。通过一个小时路程,当他到了患者家中看到小孩时,马上为小孩诊治,当确定的孩子是因为手足口病引得的发烧后,他松了一口气,“我和家长说你们别着急,孩子没事,只是手足口病,吃点消炎药先隔离起来,过几天就会好的。”之后他又马上连夜冒着雨离开了。

       “从医23年,我几乎每周都有好几个晚上要出诊。只要乡亲们健康了,我走再多的山路,也值得。”张彦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夜半酣梦中,被前来求诊的乡亲叫醒;渺无人迹的山路上,披着星光独自回家。

       “我不觉得自己工作辛苦,也不觉得工作累,因为干一行爱一行,当病人在需要的时候,我及时出现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彦坚定的说道。

       23年坚守 用爱守护每一名患者

       20多年来,张彦每年都要给村民诊治1000多人次,从不收出诊费,虽然家境贫寒,却为乡亲们治病免了2万元的医药费。“村民们生活也不富裕,有病都是抗着,我就和大家说来卫生室打针、买药的医药费先欠着,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再给,看病最重要。”张彦拿出一本账簿说道,“村民们也不是故意拖欠,这些都是当时记的医药费”。现在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大家并没有忘记拖欠张彦的医药费,每当村民拿着医药费来卫生室找张彦时,都被张彦拒收了。

       对张彦来说,乡村医生已不仅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个人承担起全村700余人的健康责任。

       前不久,张彦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的梦圆了,但他肩头的责任却更重了,他说:“五里墩村养育了我,我要更好地为全村乡亲们的健康负责,当好五里墩村健康守护人。”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张彦在从医的道路上一如既往,用责任心、爱心和信心去帮助每一名患者,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在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用一颗红心、满腔热忱,把无私的爱奉献给陌生而熟悉的患者,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

[编辑:赵虹宇]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