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俊义深入大同市天镇县,实地调研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建设、防汛抗旱等工作。他强调,要积极推动农业特优发展,全力拓宽富民增收渠道,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天镇力量。
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天镇县委书记文晓东,大同市副市长李东升参加调研。
近年来,天镇县立足区位、气候、土地等优势,瞄准京津冀都市圈绿色蔬菜供给地目标,把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抓手”,走出一条特色农业“新路”。在天镇县现代高科技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玉泉镇闫家园村高标准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刘俊义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温室大棚建设、智慧农业等情况。刘俊义强调,企业要立足资源禀赋,聚力农业资产资源优化与整合,推进农业设施完善和种植主体培育,把“寿光模式”的经验、技术、渠道、运营体系等“一对一”复制到天镇县。园区要充分发挥示范引导、技术推广、市场拓展和集约增效作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相关部门、乡镇要做好服务,推进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南洋河是天镇的“母亲河”。在南洋河天镇县核心区生态修复二期工程(1号坝段)、天镇县南洋河生态湿地工程项目以及石佛寺水库工程建设现场,刘俊义实地查看项目建设进度,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项目规划、工期安排、要素保障等方面汇报。他要求,各级各部门各施工单位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进项目建设,为2025年防汛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再现南洋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景。要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之弦,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质工程。(记者韩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