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方凯 通讯员刘晓玲、张颖楠)近年来,大同市云州区党留庄乡精准把握发展方向,围绕“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园区等特色产业,把小果实做成大产业,以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党留庄乡千亩圣女果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棚内,湿润的热气裹挟着泥土与植物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一株株嫩绿的圣女果幼苗长势喜人,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党留庄乡兴胜村北侧,覆盖兴胜村与兼埔村共计1178亩土地。项目引入山东寿光专业种植团队,促成其在本地注册大同方华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约2890万元,规划建设850个钢结构单体大棚,打造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地以圣女果为主导产业,年总产值高达850万元。项目同时带动本地合作社同步建设约800亩设施蔬菜大棚,以外地企业带动本地企业,广泛辐射农户耕种,助力设施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项目负责人崔健介绍:“项目共种植了多利、玲珑、釜山88等七八个圣女果品种,其中以多利品种为主导,约有500个大棚。圣女果整个生长周期仅需2.5个月,亩产可以达到1万斤以上。这批新移栽完的圣女果苗预计7月份迎来首次收获,届时产品将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水果批发市场和永辉超市等大型连锁超市。”
圣女果有着热量低、纤维高、富含维C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又因其生长周期较短、采摘期长且产量高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党留庄乡通过引进专业种植团队,不仅壮大了地方特色产业,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基地常驻工人约200人,月收入5000多元,短期工日薪150元,旺季用工量可达600人以上,同时还需要包装、运输等配套岗位。据统计,当地工人年均增收可达2万元。
当谈到对未来发展规划时,崔健说:“基地计划每年增加500-1000亩种植面积,力争五年之内达3000-5000亩。同时,将积极带动当地农户种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低价供给肥料、共享市场资源,提供‘种、管、收、卖’一条龙服务,为培育本土技术人才,优化种植结构作贡献。”圣女果的种植,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党留庄乡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甜蜜之路”。
现如今,上泉村新科源蔬菜种植合作社实施“市民认领小菜园”项目,打造“红色菜篮子”工程,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大棚在党留庄乡拔地而起,不仅成为种植户致富的“聚宝盆”,更成为周边群众家门口的“就业摇篮”,持续孕育着增收的希望。下一步,党留庄乡将持续围绕特色果蔬产业做文章,在人才培育、技术创新、深加工等方面寻求突破,以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