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学院”双导师计划——开启法治人才培养新引擎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政法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通讯员党宇婷)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为深化检察机关与高校协同育人机制,近日,大同市云州区人民检察院与大同大学法学院在云州区人民检察院五楼会议室举行“检察+学院”双导师计划启动仪式。仪式由云州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段华主持,大同大学法学院书记罗青、院长杨兴香一行11人、云州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武美英、党组成员闫斐及相关青年检察人员参加。

段华代表云州区人民检察院对大同大学法学院对云州检察队伍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检察队伍建设现状以及检察人员培养情况。杨兴香宣读了此次双导师计划的结对情况。

学院导师代表与青年检察代表先后发言,导师分享了育人理念,青年检察人员则表达了在实务中渴求理论滋养的心声,发言结束后青年检察人员与学院导师进行了合影留念。

段华与杨兴香共同签署了《“检察+学院”双导师计划合作协议》。并指出此次启动仪式为“检察+学院”双导师计划构建了“理论赋能+实践淬炼”成长体系,是培养检察人才的关键路径。青年检察人员通过双导师协同培养,能够在学院导师的引领下紧跟法治前沿,在检察导师的指导下积累办案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导师认真负责、悉心指导,检察机关和学院密切配合,通过这一计划培养出更多优秀检察人才,为法治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罗青表示,“检察+学院”双导师计划的启动,是落实新时代法治人才建设的创新举措。检察人员身处司法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亟需理论层面的系统提升与深化,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术资源与理论研究优势,为青年检察人员们搭建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交流的优质平台。

杨兴香表示,通过双导师计划的实施,大家可以在理论学习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体系,在实务交流中总结经验、破解难题,实现专业能力的突破,进而全面提升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新时代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此次“检察+学院”双导师计划的启动,仅是检校合作征程中的精彩序章。下一步,检校双方将始终以“协同者”的角色并肩前行,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持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让“检校智慧”在更广袤的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陈茹]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95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240004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