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华裳焕新韵 解码北魏服饰文化基因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大同新闻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实习生赵晓伟)4月28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千年华裳焕新韵”北魏服饰文化研究与复制成果新闻发布会。该项目通过三大文化工程体系构建与三大赋能路径创新,让沉睡千年的丝路霓裳焕发时代新韵。

构建三大文化工程体系 树立北魏服饰研究新典范

北魏平城是民族融合与丝路文明交汇的璀璨篇章,其服饰文化兼具鲜卑族的雄健气韵与中原礼制的典雅精髓,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鲜活见证。为系统挖掘这一历史瑰宝,大同市文旅局委托大同服饰历史文化博物馆主理,联合大同大学云冈学院、大同市非遗协会等在地机构,中国美院服装学院专家、华东大学服装学院专家、大同历史学者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历时两年实现三大突破:学术立基工程编纂完成北魏服饰理论专著《平城霓裳》,系统构建涵盖服饰形制、纹样考据、纺织工艺的学术体系,构建首部大同北魏服饰理论体系;文物活化工程依托云冈石窟壁画、北魏墓葬织物残片等珍贵史料,运用数字化复原技术,首批完成22套标准复制服饰并通过专家审议,实现“从壁画到成衣”的跨越;场景再现工程创新开发77套涵盖官吏、商贾、贵族、庶民等阶层的应用型服饰,完整构建北魏社会服饰谱系。其中“胡风翻领窄袖衫”“联珠对兽纹锦袍”等典型制式,实证丝路文明交融史实。 

创新三大赋能路径 打造文旅融合标杆

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中国美院、华东大学等顶尖院校专家成立“北魏服饰研究中心”,搭建“文献考据-数字建模-材料研发”全链条研究平台;浸式文旅体验:联动云冈石窟、大同古城等文化地标,创新推出“如梦大同”“霓裳社火巡游”“北魏服饰沉浸式非遗市集”等特色项目,构建可穿戴的历史文化体验场景。此次成果发布标志着大同“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

作为“文化大同”建设的重要实践,后续将深化历史、当代、未来三维联动:启动北魏服饰色彩谱系重建等专项研究;开发数字文创、高定时装等衍生体系;培育国际历史服饰文化交流平台。让沉睡千年的丝路霓裳,既成为触摸历史的时空纽带,更化作驱动文旅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为“文化大同”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编辑:郭佳蓉]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95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240004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