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 近期,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应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新事物的好奇与不熟悉,打着数字人民币的幌子实施诈骗,不少人因此遭受财产损失。为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交通银行大同分行营业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反诈骗宣传活动,并结合实际案例,揭示数字人民币诈骗的常见套路及防范要点。
真实案例:数字人民币退款骗局
大同市的李女士就遭遇了这样一起数字人民币诈骗。李女士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一件商品,几天后接到一个自称是该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李女士的购买信息,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给李女士办理退款,并告知退款将通过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
客服指导李女士下载了一个名为“数字人民币退款中心”的APP(实际上是仿冒的诈骗软件),并要求她按照提示进行操作。李女士在该APP上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身份证号码以及收到的验证码。随后,她收到银行短信提示,显示卡内的2万元被转走。此时,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赶忙报警。
风险要点分析
1.仿冒官方APP:诈骗分子制作与数字人民币官方APP极为相似的仿冒软件,诱导受害者下载安装。这些仿冒APP的界面、图标几乎与正版无异,普通用户很难辨别,一旦在其中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就会被诈骗分子获取。
2.精准诈骗话术: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的购物、身份等信息,利用这些信息精准实施诈骗。他们以退款、理赔等理由,让受害者放松警惕,从而按照其指示进行操作。
3.骗取关键信息:在诈骗过程中,诈骗分子会以各种借口,如验证身份、确认退款账户等,诱使受害者提供银行卡信息、身份证号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进而实现资金的转移。
风险提示
1.认准官方渠道:数字人民币官方APP由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用户应通过官方网站、正规应用商店等官方渠道下载。在下载时,注意查看APP的开发者信息、用户评价等,避免下载到仿冒软件。
2.谨慎对待陌生信息:对于自称是客服、公检法人员等的陌生电话和短信,要保持高度警惕。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要求用户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更不会要求用户进行转账操作。
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在不明网站、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信息、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验证码,不将其告知任何人。
交通银行大同分行营业部提醒广大公众,数字人民币是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诈骗。如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与银行或警方联系,避免遭受财产损失。同时,要积极学习金融知识,增强自身的防骗意识和能力,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公众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点击不明链接:收到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或邮件,其中包含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这些链接可能会引导用户进入诈骗网站。
2.不随意转账:在进行数字人民币转账时,要仔细核对对方的身份和账户信息,确保转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安装反诈APP:下载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及时获取诈骗预警信息,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交通银行大同分行营业部希望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数字人民币诈骗的套路,提高防范意识,让更多的人能够在享受数字人民币带来便利的同时,避免陷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