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现有古树4394株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生态大同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方凯)为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开始施行。大同市现有古树4394株。这是日前记者从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的。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大同市已录入国家古树名木管理系统的古树4394株,其中,3株油松树龄最大,近1400年。大同古树资源丰富,涵盖小叶杨、青杨、榆树、槐树、油松等树种,散生古树与古树群构成独特生态景观。在大同市广灵县南村镇赵家坪村,有一株枝干旋转生长、树皮片状形似龙鳞的“龙鳞松”;恒山风景区岳门湾到真武庙沿途山崖上,“大将军”油松高19米,威武挺拔;还有树形优美、部分树根裸露的“悬根松”。这些古树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据了解,4394株古树中包括散生古树599株和古树群9个(共计3795株)。散生古树包括一级古树89株(树龄500年以上)、二级古树141株(树龄300年-499年)、三级古树369株(树龄100年-299年)。这些散生古树在大同市各县区均有分布,其中,灵丘县数量最多,达224株。

为加强古树保护,大同市积极探索创新举措。2023年,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中国太平洋产险大同中心支公司对接,为古树名木提供风险保障。同时,大同市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强化组织领导与巡林督导,逐棵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古树生境,落实防火、防病虫害、防雷击、防破坏各项工作。为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大同市还经常开展宣传活动,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讲述古树故事,推动古树名木与人居环境相融合,让这些珍贵的“活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大同生态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的亮丽名片。

[编辑:蒋钰]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