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大同市消费者协会积极响应2025年“共筑满意消费”消费维权年主题活动,并根据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和关注热点,发布“3·15”特别消费警示,助力广大消费者强化消费维权意识,切实提升自我防范能力。
预付充值:冷静为先谨慎抉择
在日常生活中,预付式消费极为普遍。消费者在进行大额充值之前,务必全面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与口碑,并通过综合考量商家的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因素,对商家进行全面评估。签订详细的书面协议,清晰明确消费限制、退卡条件以及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并优先选择经营规模大、信誉等级高、客流量多的经营主体。
黄金饰品购买:洞察细节避免误导
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首先要清晰明确克重计价和一口价之间的区别。在更换新饰品时,务必谨慎查验新饰品的标签及相关商品信息,充分了解兑换商品的含金量、总重量、品牌、规格等详细内容,避免因误换导致饰品重量减少。此外,切不可轻信促销人员的口头承诺,一定要向经营者索要正规发票、质检证书、鉴定证书等有效凭证。
旅拍消费:理智规划畅享服务
随着大同市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众多旅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者在挑选旅拍商家时,应优先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旅拍店。在预订旅拍服务时,要依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拍摄套系,并要求商家将承诺的服务内容、规格、种类、价格等以书面形式详细罗列清楚。对于拍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如天气等无法确定的特殊情况,导致拍摄失败或时间延迟等问题,消费者应与商家事先约定好违约责任。在选取照片时,应秉持精简原则,合理适量选取,注意防范商家的虚假宣传和隐形消费。
网络购物:牢记“三不”原则安全消费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需牢牢记住“三不原则”,即不轻信商家的夸大宣传,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脱离正规平台进行交易。同时,建议消费者主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银发消费:警惕陷阱维护权益
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尤其要警惕各类陷阱。不法分子常常采用上门推销、电话推销等手段,肆意夸大保健品功效,甚至以“高息回报”等虚假噱头诱导老年人投资理财,而这些大多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子女应时常提醒老人,保健品绝不能替代药品。在购买保健品时,要仔细查看批准文号,并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核实,切勿轻信口头宣传。遇到上门推销或电话推销时,坚决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