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 通讯员乔蕊)共青团大同市平城区委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紧扣党政所需、青年所能,持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关爱行动、暖冬行动及社区青春行动,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生态治理、创建文明城市、助力文旅宣传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坚定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2024年,先后组织开展“我为家乡代言”“爱心传递·温暖古城”“青春助力文旅·温暖平城新春”等志愿服务活动95场,共计8308人参与,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48606小时。
理论武装头脑 展现昂扬风貌
共青团平城区委始终把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将实践育人思想引领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各环节。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化“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品牌工作,以“青马工程”、特色主题团日为培养模式,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专题培训等,进一步提升青年志愿者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水平。2024年举办“青马工程”培训班1次,举行“伙伴领航”青少年政治引领公开课9次,常态化开展学习宣讲14场。选树优秀典型。用榜样的精神进行激励和行动引领,让志愿者精神影响更多人。向上推荐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组织以及志愿服务项目,选树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团队、个人和项目,通过宣传、宣讲等方式,让先进典型事迹感染更多团员青年,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投身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火热实践。用好用活平台。充分用好新媒体开展动员、招募、培训、管理多种形式的线上志愿服务,利用网络协助做好信息沟通、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工作,有效引领青年志愿者、新兴领域青年。
开展志愿服务 温暖一座城市
共青团平城区委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作用,掀起志愿服务热潮,以落实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和青少年发展规划为牵动,坚持为青年办实事,先后开展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情定七夕 爱在大同”大型露营游园会和“汇聚良缘 爱在古都”等联谊相亲活动5次;举办2024年青年技能提升暨电子商务培训班、“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百日千万招聘等活动,缓解青年就业困境。同时,举行2024年平城区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形成《平城区青少年发展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构建起政府高度重视、群团积极作为、社会广泛参与、多部门联合行动的青少年工作新格局。
关注重点青少年群体,共青团平城区委开展了“献爱心助成长”乡村小学图书室捐赠和“服务千村 关爱乡村小学——爱心物资捐赠”活动,共计捐赠图书55347册及若干学习用品、益智玩具,捐赠人数达12921人,在平城区田村小学、西谷庄小学、小南头学校、马家小村小学和阳和坡小学建成爱心书屋5间,基本实现乡村小学全覆盖。在承接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中,指导平城区力行志愿者协会在迎宾路社区开展“青春守护中国粮”“童乐中秋月,共赴月圆节”和“童趣绘时光,瑞彩启新程”等活动13场,进一步提升社区青少年服务质效。
此外,平城区各级团组织有序开展了“青春扬帆 法治护航”普法宣传、“禁毒路上,你我同行”健步走、“春暖万家 守护花开”检察开放日、“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艾滋病防治宣传等各类志愿活动18场,覆盖群众4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8600余份,宣传实物3000余份。
拉练青年队伍 投身社会实践
共青团平城区委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了青年学子了解家乡、奉献家乡的热情。
2024年,平城区常态化引导青年学子关注平城变化、投身平城建设,共计发布“青春兴晋”岗位470余个,近3000人报名,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1100余人。联合太原师范学院法律系在5个街道社区的青年之家,开展“法漾平城”社区普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网络暴力”“校园霸凌”“正当防卫”等热点话题,开展法律志愿服务宣讲活动;联合平城区青联开展“服务千村”活动3次,组织社会实践大学生前往金家湾村参观学习,引领平城青年共话乡村发展,共助乡村振兴;不断深化省校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组织开展“青春筑梦 聚才兴区”高校学子平城行活动,全区大学生实习实训实际发布岗位565个,岗位发布完成率为142%,大学生实习实训合作人数447人,达成合作率为128%,其中65所省校合作人数为239人,占已合作人数的53.5%。
拓宽青年志愿者社交空间,提升“青年之家”活跃度,全区18个青年之家开展学习培训、普法维权、文体健康等志愿活动349场,覆盖人群7758人,打造青年夜校5个,开设国画、尤克里里、短视频制作和普拉提等17种课程,320余名青年学员加入。
为了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志愿服务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帮扶阶段,而是努力向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升级。下一步,共青团平城区委将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系统推进“我为家乡代言”“青春助力文旅”“暖冬行动”“伙伴计划”等重点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助力平城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