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日前,大同市医保局举行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座谈会,为大同市第二批30名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颁发聘书。新聘任的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3月10日起持证上岗。
医保基金是医保制度可持续运行的生命线,关系每位参保者切身利益。2019年,大同市医保局成立以来,始终把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医疗保障首要任务,持续拉紧医保基金“安全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各类欺诈骗保行为。同时,大同市医保部门围绕重点机构、重点线索、重点问题,采取全覆盖检查、交叉飞行检查、专项检查、智能监控、大数据筛查等措施,重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2024年,全市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614家,处理违规医药机构3479家(其中,暂停医保服务230家、解除医保协议83家、移交卫健部门33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8家),中止职工门诊统筹结算服务144家,拒付违规费用6119.30万元;媒体曝光医药机构225家,曝光个人144人次。
据大同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队伍,开展社会监督员工作,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丰富医保监管方式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强化社会监管的具体行动。本次受聘的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务工作者、公务员、新闻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聘期2年。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将围绕工作职责,在线索发现、政策宣传、收集民意等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与医保部门携手织密医保基金监管安全网,守好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