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俊义深入大同市部分数据服务企业及大同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等调研全市就业工作。他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充分发挥“农业、文旅、数字服务业、手工业”等带动就业四大渠道作用,扎实推动数据服务业发展,做大“天镇保姆”“北方好焊”等特色劳务品牌,持续深化产业就业双向驱动,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大同市副市长孟维君等参加调研。
2024年,大同市累计引育京东科技、科大讯飞等数据呼叫(标注)企业59家,带动2.16万人次就近就地就业。是日下午,刘俊义先后来到京东科技客户服务中心、京东物流(大同)客户服务中心、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详细了解了当前各项目业务构成、人员招聘、在职人员收入、工作生活基础配套及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等情况。他指出,数据服务业的发展,为年轻人创造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也为大同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2025年,大同市将以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为牵引,拿出3亿元财政资金真金白银补贴就业岗位,持续推动数据服务业发展。京东等入驻企业要进一步加快推动项目建设,不断拓展业务席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相关部门要结合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制定落实更多产业政策,精心做好服务保障,切实为项目建设解决实际困难,政企携手共同推动数据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大同市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大支撑。
大同市总工会工匠学院开设了砌筑工、抹灰工、模板工等多项专业,目前累计培训、带动就业32000余人。在该学院,刘俊义详细了解了主要培训业务、专业设置、技能培训、就业带动等情况。他表示,工匠学院要充分利用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培训资源,紧密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加速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为大同市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大同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通过“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为求职人员和用工企业搭建起了“双向奔赴”的对接平台。刘俊义走进该中心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就业送岗直播间等,进一步了解了全市就业服务工作、企业招聘和群众求职等情况。他强调,要创新工作方式,提升信息化水平,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好现场招聘会、直播带岗、创业沙龙、春风送岗县区行、重点行业专场招聘会、劳务品牌交流推进会等活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便利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与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及“晋创谷·大同”等创新驱动平台的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就业指导、创业帮扶、政策宣传等进校园、进企业,培育发展更多创业主体,努力促进群众充分就业。要聚焦四大渠道,全力以赴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数据服务业,积极推动“广灵箱包”“云冈亲人”“北方好焊”等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赋能产业,产业就业双向驱动”的发展新路径。(记者郑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