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农商银行:用金融活水为产业发展“贷”来新希望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部门动态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通讯员田野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大同市云州区的多个产业园区早已开始忙碌,作为全国闻名的“黄花之乡”,云州区在黄花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同时,各类特色农业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希望。云州农商银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将信贷资源向黄花、畜牧、大棚农业等特色产业倾斜,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涉农实体贷款13.69亿元,支持黄花种植加工、畜牧养殖、反季大棚等11类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全区7个乡镇4.72万人均年收入净增4100余元。

黄花产业“贷”动致富路

“没有云州农商银行的帮助,三利公司肯定发展不到现在的规模。”大同三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庞乃东认真地说。回想起当年公司刚起步,为解决雨季黄花晾晒问题,专门引进黄花烘干技术及生产线,流动资金需求骤增,但企业规模小、缺少抵押物,就在四处求助均遭碰壁之际,云州农商银行主动上门,仅用几天时间就为其提供信贷支持200万元,立刻缓解了该企业的燃眉之急。此后,云州农商银行又主动上门,累计为其提供了1200万元的专项信贷支持,帮助三利公司解决灌溉设施的资金难题,用真金白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今,大同三利公司已经建成“基地+农户+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与全区10个乡镇的2.1万户农民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每年收购量达2000吨,带动6000户农户种植黄花,为周边乡镇的400多农民提供工作岗位,增加收入。

多年来,云州农商银行根据黄花产业发展阶段性要求进行针对性信贷投放,第一时间解决农民在黄花种植时春耕备耕、灌浆上芽、采摘运输上遇到的困难。此外,该行开展“客户经理进乡村”活动,开办“金融服务站”“村委银行服务点”全面加强与政府、村委的联络,在黄花种植产业的最一线将信贷支持送到农民手中。紧密对接黄花加工、运输、销售企业,上门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主动纾难解困,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全力保障企业在资金流动周转期的正常运行。截至1月末,云州农商银行为黄花产业投放信贷资金达到12.31亿元,占全区金融机构黄花信贷资金投放量的80%以上,直接支持黄花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支持黄花相关企业25家,支持黄花种植农户490户,黄花合作社18家,带动解决3165户农民实现增收。

畜牧养殖“贷”来新希望

走进大同市云州区滕家沟村,一排排牛舍在道路一边整整齐齐排列开来,数百头肉牛在工人的投喂下悠闲吃草,不远处的牛栏里有100多头小牛奔跑嬉戏,乐在其中。

3年前,滕家沟村村民刘全有刚刚扩大肉牛养殖规模,恰逢下游收购商爽约,导致流动资金耗尽,肉牛草料无以为继,几乎陷入绝境。云州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连续2年对他提供信贷支持,并主动帮其联系牛肉收购企业和罐头加工厂,助他快速走出困境,扭亏为盈,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没有云州农商银行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患难见真情,真正为我们农民做事的,还得是农商银行!”刘全有动情地说。

为支持像刘全有一样的畜牧养殖主体,云州农商银行推出“养殖贷”产品,并针对养殖户购买草料贵、成畜售卖难的痛点,主动为供销双方“牵线搭桥”,助力畜牧业健康发展。此外,该行同乡镇一级政府深度合作,搭建政府合作平台,安排客户经理65人深入到128个行政村进行走访,摸清全区畜牧养殖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建立对接服务清单,以电话回访和上门服务互补的方式及时对接,确保经营主体在需要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拿出相应方案。针对畜牧养殖经营主体整体信用等级低、资金需求急、获得担保难的现状,按照“一户一策,快速办理”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活体贷”灵活便捷的特点,用好、用活相关政策,开辟绿色通道,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最大限度地为畜牧养殖类经营主体解决实际难题。截至1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养殖贷”超1.22亿,支持十多家养殖企业和200多户养殖专业户增收致富。

大棚经济“贷”出好光景

在云州区巨乐乡农业园区,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绿意盎然,瓜果飘香。“多亏了云州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我才能建起这些大棚,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水果上市,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园区负责人张敏高兴地说。

张敏是云州区大棚农业发展的先行者,2024年她想建设温室大棚种植四季果蔬,但由于资金准备不足,项目一直搁置。云州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为其提供了30万元的信贷支持,并给予利率优惠,帮助她建起了10座温室大棚。如今,张大姐的园区年产蔬菜水果超百吨,年收入突破80万元。

为支持大棚经济发展,云州农商银行认真研究蔬菜、樱桃、草莓等热门大棚作物的产业特点,结合各类大棚的地理布局,从客群的融资需求、购销环节、加工生产等方面精准锁定重点客户,设置了4个大棚经济服务点,主动为大棚经营主体及其上下游经营主体进行信用评级,加快信贷投放速度。针对大棚种植园区往往搭配观光采摘服务的实际情况,云州农商银行大力推广“晋享e付”商户收单服务,并同步与大棚经营主体联合开展“消费满减”“定期优惠”等扫码优惠活动,吸引大量观光采摘游客消费,进一步提升大棚产业的经济效能。在解决“老旧破小”大棚方面,云州农商银行搭建“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渠道,组织客户经理依托“四张清单”中已有农户信息进行精准画像,深挖目标群体,逐户上门了解旧大棚改造方案、信贷需求等情况,为种植户量身定制“大棚改造贷”贷款产品,帮助其改造建立了使用智能硬件、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的“科技大棚”,经营者不仅可以全天候监控大棚内情况,还可以用手机实现打药、放风、喷灌等远程操作,进一步降低人工和物料成本,为大棚经济加入“科技动力”。截至1月末,在云州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已有4个“智能大棚”产业园区顺利改造并投入运营。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云州农商银行将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不动摇,充分运用金融工具支持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方位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加大对农业现代化推进与乡村特色产业的支持,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奋力描绘乡村产业振兴的华美篇章。

[编辑:郭佳蓉]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