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日前,大同市商务局制定并下发《关于推动全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提质升级工作方案》,《方案》提出通过因地制宜布局主导产业、赋能平台聚集主体企业、强化服务提升生态效应,力争在2025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5亿元目标。
按照部署,各县区要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撬动作用,重点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型、贸易型、服务型经营主体,建立跨境电商企业名录,实施“抓大扶中育小”工程,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和电商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各县区每年应举办一次跨境电商资源对接会或者跨境电商、外贸发展主题活动。同时,支持大同经开区设立京东跨境电商产业园,发挥京东“强磁场”效应,吸引更多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入驻,培育跨境电商全链条生态,打造全市新经济业态发展示范区。
各级商务部门要支持企业投资建设海外仓,指导海外仓投资企业做好境外投资备案等工作;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京东跨境电商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和“大同市出口商品国际推广平台”;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独立站,或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中国制造网、抖音国际站等知名第三方平台,多渠道拓展国际市场;支持阿里巴巴国际站在大同设立“阿里巴巴国际站晋北分属服务中心”,为大同企业提供专属本地化、贴身化服务,不断扩大B2B出口业务;支持龙头跨境电商企业在深圳设立跨境电商飞地园区,通过两地人才交流、资源对接,引领大同跨境电商发展。此外,在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育方面,支持大同经开区建设跨境电商培训基地,建立四方联动培训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
大同市商务部门将坚定跨境电商新质生产力理念,把跨境电商作为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力争使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达到70家,主体企业达到25家,培育市级跨境电商园区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