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首批1524本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证颁发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生态大同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方凯)日前,大同市云州区、平城区、阳高县和左云县集中颁发了大同市首批1524本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证。阳高县赵石庄村集体代表闫福宏,云州区南息村林农代表贺日进、陈玉梅等都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林权不动产证。这标志着大同市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大同市总林长签发总林长令,明确市、县两级总林长包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并多次深入联系点左云县、阳高县开展调研指导。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立工作小组,赴各县(区)指导推动改革工作,最终形成大同市“1+1+2+4”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体系,包括市总林长令、林长办文件、“两个计划”和“四个专项行动”,开创了大同特色的集体林权改革之路。

云州区在改革中拨付专项确权经费600万元,从地籍调查基础工作做起,以吉家庄乡为试点,建立起3611宗完整的宗地资料,示范带动其他乡镇,成为山西省首个全区全域全面铺开集体林地确权登记的非试点县区。该区招引百谊生物科技(山西)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起沙棘加工车间,预计年产值1.5亿元,成为全市沙棘产业发展的引擎。云州区同泰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投资7.5亿元流转集体林地3953.118亩,实施15万千瓦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把光伏治沙和林草生态产业有效耦合,预计2025年完成投产。

阳高县依托项目建设,以集体林地确权为基础,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资,推动林地流转,发展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山西正新生态公司、宏林林业合作社、子信养殖种植合作社等多家市场主体投资843.29万元,流转林地13370亩,用于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上海泰敬农业科技公司投资194万元流转大泉山村林地50亩,发展林下种植菌菇。

左云县作为省级试点县,积极探索保障林农权益制度,依据国土“三调”数据,对试点乡镇的2981.25亩集体林地、861.16亩退耕还林地进行了细致核查,对即将承包到期且符合延包条件的林地优先进行地籍调查和村内公告公示,以便提前确认延包合同,对任由集体经营管理的林地,明确收益分配机制,实行收益权量化到户,确保林农利益不受损。

平城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充分挖掘“优、珍、特、精”产品力,围绕林权登记管理和林地流转管理两大改革任务,对全区退耕还林地进行地籍调查和数据录入,并为林农代表颁发不动产权证2本,示范引导林地确权登记精准高效,林地林权流转规范化、市场化,促进林下经济、休闲康养等多元业态发展。

据大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2024年,大同市通过积极贯彻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举措,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0.5%,完成林草总产值33.46亿元,同比增长6.08%,带动农民增收5371.68万元。

[编辑:陈茹]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