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近日,大同市平城区御河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机制,优化权责,强化队伍,完善制度,破解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书写了基层治理的新篇章。
御河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纵向到底”的党组织架构,结合“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优势,建立4个小区党支部,打造7个街道、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积极落实“双报到”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特长进小区、包楼栋,集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御河街道找准权责优化“突破口”,拉满松绑减负“小细节”。坚持全街“一盘棋”,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机制相衔接,制定《御河街道权责清单》,调整优化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55项工作职能,厘清街道与职能部门职责边界;同时,按照《山西省乡镇(街道)岗位指导目录》,科学编制《御河街道岗位目录》,完善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建立街道和县(区)直机关“一对多”“多对一”工作对接机制;厘清村级组织履职事项清单,清理11项村级超清单认领、村级低频等事项,保留社保卡换卡、医保代缴等高频事项,明确22项不应由村级组织证明事项,出具5项证明事项指导目录,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切实减少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及时清理10个“僵尸类”“空壳类”政务类移动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另外,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部显著位置全部规范悬挂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居)务监委会4块标牌以及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种标识,整合归并内部标牌,坚决清退没有实效的标牌。
御河街道强化力量配置“关键点”,在“有马”“马肥”“马出力”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制定《御河街道2024年村(社区)“两委”“领头雁”培训方案》,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使得4个村、2个社区“两委”干部、第一书记以及到村工作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显著提升;鼓励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成员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激励村(社区)干部担当作为;招募2名社区助理,补充社区工作力量;制定和完善《2024年度辖区业委会、物管会年终履职评议方案》《住宅物业服务质量年终履职评议方案》,压实基层干部担子,配齐配强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和专职网格员等基层工作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御河街道建立健全“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工作机制,建立御河街道领导干部包联制度,落实大同市委组织部《关于市区(县)联动培树城市居民小区党建示范标杆的通知》,推动示范小区建设。其中,青年路北社区梧桐苑小区党支部创新打造“1+365+N”工作法,推进小区党建工作,做优“家门口”服务、提供“零距离”关爱、解决“全方位”诉求。同时,还结合社区群众需求,在社区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关于心理健康、应急防灾、安全教育等多场宣讲互动活动,有力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