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魏悦)日前,记者从大同市医保局获悉,为健全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推进服务下沉,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覆盖面,大同市医保局加快推进“十五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将医保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等高频服务延伸至乡村、社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大同市已建成459家医保服务站,站点覆盖全市10个县区、119个乡镇(街道)、250多个村,覆盖人群达85%以上,服务群众近7.3万人次。
“医保服务站开到‘家门口’了,咨询个医保政策、查个门诊统筹使用情况、办理个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方便多了,像我们老年人走个十来分钟也能到,而且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还耐心……”家住平城区春晖园的张大妈对“家门口”的医保服务站赞不绝口。
大同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到医保服务,大同市医保局深入各县区对现有的村服务站(点)开展调研,摸清底数、分析研究,结合基层行政区划和人口密度,提出了建设方案。大同市医保服务站的建设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厂矿学校、各类公共服务场所等,统筹设立,进行合署办公,承担原医保办的所有职能,并承接医保经办服务事项。无医保办的机构,结合工作实际组建工作队伍,设立相应的医保服务站,至少设置1个医保服务窗口,并配置相关设备及便民设施。
日前,记者在平城区新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保服务站看到,这里窗明几净,办公设施、便民服务设施齐全,屋内显眼位置还张贴着各种医保政策宣传海报,并设置了医保政策宣传栏。“居民们有不明白的问题随时都可以过来问,我们还可以为居民办理参保查询、特殊人群(80岁以上高龄、重度残疾、留守儿童)医保业务代办;医保政策咨询、个人账户余额查询等。”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大同市按照“星级评定、动态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对医保服务站实行星级化管理,二星级起步,共分4个等级,负责5至21项不同的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同时,按照“应进必进、充分授权”的原则,把与服务对象密切相关的高频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医保服务站”办理,着力构建全域覆盖的医保服务圈。目前,大同市共有五星级医保服务站1家、四星级医保服务站42家、三星级医保服务站141家、二星级医保服务站275家。
此外,大同市医保局还不断加强对各医保服务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医保经办下沉事项接得住、接得稳、办得好。各医保服务站也通过居民微信群、电子屏、走村入户等多途径开展工作,帮群众答疑解惑,并引导参保群众“门口办、网上办、掌上办”,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叫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将医保政务服务向群众“家门口”延伸,真正实现群众就近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