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魏悦)2020年度,在全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专项考核组织的营商环境评价中,大同市平城区位列全市第一;在省政府组织的全省域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三。
2021年至2023年度,平城区在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表现优异,连年处于第一梯队。
时光荏苒,见证铿锵发展步伐;岁月更迭,诉说日新月异变化。一串串耀眼成绩的取得,正是平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写照。近年来,平城区率先在全市出台了营商环境3.0版改革方案,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为首善平城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以创新之力,促发展欣欣向荣
创新机制越来越精准,服务举措越来越细致,服务对象越来越满意。这些年,平城区全面推动政务服务制度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探索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实际需求的新模式、新做法、新机制。
——全面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区共推进33个改革事项,其中取消审批4项、审批改备案1项、实行告知承诺13项、优化审批服务方式15项,2023年通过证照分离办理事项共376件。
——梳理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和一次性告知书。统一全区行政许可事项、明晰权责界线、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清单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办理。
——积极响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集成办理“一件事”所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加强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优化再造服务流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平城区可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审批事项22个。
以服务之优,促环境持续向好
“现在啥也方便,真是省时又方便!原来要跑好几趟,现在在街道就能全部办结。”11月11日,市民刘新华准备变更企业信息,在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他仅用半天时间就拿到了新证件。一句真诚评价的背后,反映的是平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实效。
从2023年6月起,平城区就将办理量大的个体工商户注册、变更等12个高频事项以委托的形式下沉到18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在前期综合窗口试点的基础上,2024年10月,平城区又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40多项高中频事项,全部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初步实现了无差别受理,企业和群众只要进一扇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口即可办理多个事项,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截至10月底,平城区共受理办结各类审批事项57156件。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行政审批窗口20多个,分别办理市场监管、民政、社保等20多个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基本实现了行政审批法治化、便利化、规范化。
以营商软环境,促项目建设硬发展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软实力”,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近年来,平城区大力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开展“五减四办”、试行“容缺办理、承诺审批”,545个事项可“网上办”,网办率达到100%。大力开展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免费帮办代办服务,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和帮办代办中心,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并联审批”,有力推动了重点投资项目的快速落地。
推动企业开办流程集成化办理,设置“一窗出件”窗口,实现一网申报、一窗领取证照、免费印章刻制。大力推广企业注销“网上办、一次办”,协调相关部门实现注销业务“信息共享、指引共动”,实现企业注销“一站式”服务。截至10月底,平城区共受理办结各类人防、消防、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267个。
有人比喻说,在经济发展中客商是“船”,招商就是借“船”;资金是“风”,引资就是乘“风”,做好招商引资就是借“船”乘“风”。下一步,平城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企业发展沃土,让“营商”变“赢商”,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企业,都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热情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