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通讯员丁海龙)又是一年丰收季,五谷丰登好时节。大同市云州区的桑干河畔一片繁忙景象。
在桑干河南岸的吉家庄乡南息村,大同兴禾稻蟹农场种植的300多亩水稻喜获丰收,开始收割。披着金黄色“外衣”的稻谷颗粒饱满,金灿灿的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正在地里收割的稻农脸上溢满收获的喜悦。兴禾稻蟹农场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采取“稻+蟹”稻渔综合养殖方式,在稻田里套养的螃蟹也喜获丰收,亩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
在开发利用好桑干河两岸盐碱滩地的同时,云州区依托桑干河丰富的水资源,还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水产养殖。今年正式运营的大同现代渔业有限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同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冷水鱼养殖项目。
云州区作为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黄花、谷子、高粱、杏果、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为主,发展有机旱作农业10万亩。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精准扶持下,桑干河沿线从“白茫茫”到“金灿灿”,塞北大地从盐碱滩变身“米粮川”,处处洋溢着喜庆丰收的景象。
为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云州区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上持续发力,将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推广创新科技,提升粮食产能,确保农作物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