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魏悦)日前,朔州现代医院普外科联合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了一位急危重症患者,帮助患者转危为安。
患者,男,69岁,肠梗阻松解+小肠部分切除术后13天,恶心、呕吐伴呃逆1天入住普外科。据了解,患者20年前因车祸做过脾切除术,术后未有不适症状。体格检查腹部可见手术切口瘢痕,全腹柔软,全腹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未闻及气过水声,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
接诊后,普外科迅速投入到患者的治疗中。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普外科邀请在院开展业务帮扶指导的国药同煤总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魏世亮进行会诊。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目前检查情况,明确诊断为吻合口溃疡伴梗阻、消化道出血、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变化,魏世亮建议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
在这危急关头,重症监护室果断采取行动,给予患者胃肠道解压、止血、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等对症治疗。同时,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情况,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全力帮助患者度过这一生死关头。
在外科团队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胃管引流液连续3天无血性液体,上消化道造影后大便一次,随后成功转出重症医学科,在外科继续接受治疗。
承生命之重,托希望之光。像这样的多学科联合救治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也是医院积极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的生动体现。医护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缜密的治疗措施、沉稳冷静的心态以及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敬爱,成功使多个危重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转危为安。
近年来,朔州现代医院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协作优势,依托国药同煤总医院重症监护室专家医疗团队,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学科梯队建设、医疗技术创新、团队协作与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现已构建起一条急危重症患者快速反应、救治的“绿色通道”,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急危重症患者康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规范化、个体化、全面的诊治方案,为生命守住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