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绳编向日葵胸针、手链、十二生肖、豹子胸针……国庆期间,在大同古城非遗文化体验馆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大同市残联打造了“向阳花计划”,残疾人手工编织的百余件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的目光。
制作手工编织品的残疾人有的听不见,有的行动不便,有的患有智力障碍,但他们内心依旧充满阳光,积极面对生活,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努力奋斗,专注一件事,他们比我们做得更好。
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大同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创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实现残疾人就业梦想和人生价值,国庆假期期间,大同市残联打造“向阳花计划”,在大同古城内设立非遗传承·美丽工坊展示区,集中展示展销残疾人非遗传承、手工编织等文创产品、日用快消品,鼓励引导广大残疾人提升劳动技能,通过手工编织实现就业梦想,创造美好生活。
10月4日上午,记者在如常集团大同残疾人培训基地看到,老师一步一步地指导残疾人学员进行手工编织,大家也非常认真地学习、练习,一双手缠系辫捻,妙处生花。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35名学员大部分已经可以上手完成简单的手链、钥匙扣、挂件,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向日葵胸针,也将成为残疾人非遗传承手工编织主打款,由他们来负责编织。”负责此次培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丽娜告诉记者,国庆节期间残疾人学员们每天上午在基地培训学习,下午去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内的非遗文化体验馆进行展示、销售。
在大同古城内的非遗文化体验馆,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手工编织品,展示着由学员制作的钩编作品,一针一线,一钩一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残疾人勤劳勇敢完美融合。
走进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便可以看到摆放着“向阳花计划”的立牌,3位残疾人学员手工编织者专注于自己手中的线绳,在现场还在不停编织,残疾人通过双手获得自身价值感与成就感,在不断的技能打磨中建立自信,提升就业增收能力。
下一步,大同市残联将强化技能培训,搭建展示平台,对接销售渠道,扩大项目影响,逐步打造大同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记者辛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