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魏悦)近日,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组深入广灵县调研人民法庭建设工作。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怡红,广灵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川文参加调研。
调研期间,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怡红为“广灵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揭牌。
工作组先后实地调研了广灵县人民法院作疃人民法庭和南村人民法庭,并组织当地乡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综合治理中心等相关单位和人员举行座谈会。
会议指出,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一线战斗堡垒,是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同时也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促进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灵县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全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紧紧聚焦全县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做强广灵品牌等中心工作和大项任务,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抓紧抓实公正与效率,坚持能动司法,倾心护航农业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自古就有“塞北小江南”美誉之称的广灵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就进一步全面推动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会议强调,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推动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要不断强化人民法庭基础工作,针对传统农业大县特点,紧扣“三农”工作重心,紧跟新时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发展变化新趋势,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等各类涉农案件,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诉讼服务,真正把高品质司法服务送到村民的家门口,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大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强基导向,进一步促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突出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和强基导向要求,坚持“抓前端、治未病”,针对辖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特点,主动加大与乡镇政府、村委会、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投身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促进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着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努力让“小法庭”彰显“大担当”。坚持能动司法,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紧紧聚焦“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特色产业以及“广灵小米”“广灵苦荞”等特色产品,主动跟进、上门服务,积极开展法律“体检”,精准提供法律咨询,有效防范、避免涉法涉诉风险,法治护航产业、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要以挂牌成立“广灵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升服务打造“中国最佳康养度假旅游名县”和保障建设生态宜居广灵的水平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