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法治乡村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力量,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倾心呵护 司法护航 让“致富花”越开越艳
2021年,大同市云州区金健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种植的周士庄镇三十里铺村千余亩黄花地,在采摘季即将到来的时候遭遇突发性虫灾。一场意外自然灾害导致该公司种植的黄花近七成花蕾失去商品价值,经公司初步估算损失约300余万元。
丰收在望,却遭受如此惨痛损失。一时间公司上下陷入不尽 的痛惜之中,好在为以防万一先期投保了黄花种植自然灾害险,找保险公司理赔减少损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虫灾发生后,该公司随即向投保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分公司提出保险理赔申请,但双方各自主张的理赔金额相差悬殊,一起涉黄花种植的保险理赔纠纷就此产生。
该起纠纷争议不断,几经调解双方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云州区黄花协会找到了云州区周士庄人民法庭庭长贺美忠。为了让受灾的黄花种植企业和农户能够快速拿到理赔款,贺美忠积极与云州区黄花协会和大同市保险协会协调沟通,联合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通过多次反复“背靠背”式的耐心调解,最终保险公司同意按每亩2000元进行理赔,共计一次性理赔230万元。
无独有偶。今年适逢黄花采摘季到来之前,又发生了严重的冰雹灾害。与上次不同的是,保险公司知悉黄花种植户遭受损失后,主动先行给付了100万元的理赔款,不仅为黄花种植户解了燃眉之急,也让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近年来,在大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带领黄花种植企业和广大农户倾力打造‘大同黄花’这块特色农业金字招牌,在这个过程中咱们的法官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让我们增强了依法应对各类风险的底气!”云州区黄花协会会长张一新感慨地讲道。
“中华母亲花,致富忘忧草。”周士庄人民法庭人员经常深入黄花田间地头,用心用情用力浇灌着“致富花”。司法护航,美丽的“致富花”一定会越开越艳。
能动司法 贴心服务 让法治化营商环境越来越优
“本次分期付款的期限到了,请贵公司信守合同如期付款。”“已经超过合同规定的分期付款期限1个多月了,请贵公司赶紧付款。”……几经催讨,对方仍旧纹丝不动,分文未付。无耐之下,作为供货方的大同市同华矿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将作为买方的王某某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在案件审理中,贺美忠发现被告王某某只是遭遇暂时性经营困难,如果一次性全部强制执行,其现有财产只能偿还一小部分债务,导致大部分债务无法得以清偿。为了化“两败俱伤”为“两全齐美”,贺美忠通过耐心地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细水长流,王某某每月如期支付货款,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最大化保障。
“作为园区的民营龙头企业之一,我们在日常经营中深深地感到,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做强做优,不光要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广阔的市场,还要有依法经营的理念,有极强的涉法涉诉风险防范意识。如今我们只要一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士庄人民法庭的法官,拿上合同让他们给看一看,带着疑惑听他们给讲一讲,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但能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大同市同华矿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高某某颇有感触地说。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要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坚持身在园区服务园区,当好园区企业的‘赤脚’医生,主动上门问诊,提供贴心服务,多提一些法律方面的意见建议,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创业,让更多更好的企业选择落户园区,让辖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越来越优。”就这样,全庭人员积极投身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累计帮助园区企业解决涉法涉诉问题110多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余人次。
直面纠纷 实质化解 让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好
今年7月,大同华亿建安公司承接了周士庄村变电站的改建扩容工程。在进行地基打夯施工中,不慎将紧邻变电站的一户村民房屋的墙体震裂,遂引发侵权纠纷。
“偏偏在变电站需要尽快完成改建扩容,早日为园区企业提供充足、可靠电力保障这个节骨眼上出了这个事情。派出所相关人员也来过了,可对方就是咬住10万不松口。”施工单位负责人王某某长吁短叹地和贺美忠诉着苦。
“老陶啊,房子震坏了,你心里不好受,我当然理解。但你开口要10万元,确实有点多。如果你们双方达不成和解协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就得启动司法鉴定程序,请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了。法庭会把鉴定机构作出的关于房屋损失的鉴定结论作为审理案件重要证据。但事先你要垫付一下鉴定费,而且鉴定周期也可能比较长,这些不利因素还请你好好考虑一下。如果你能接受和解,那我就和你们双方坐下来真心谈。这样一来,你就能快速拿到赔偿款了。你好好想一想,我们慢慢聊。”
贺美忠深入事发现场,经过仔细勘察后,推心置腹地和村民陶某某攀谈起来。
贺美忠常说,“群众纠纷无小事,一件纠纷的不同解决结果,也许会改变一个当事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影响着一个家庭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牵扯着一个家庭的幸福。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我们看来一件很小的事情、一笔数量不大的赔偿金,却影响着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公信力的看法与评价。作为人民法庭的工作人员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勇于直面群众的矛盾纠纷,敢于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善于做好依法化解、实质性化解,真正把百姓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只有这样,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根基才会日益牢固,稳如磐石。”
周士庄人民法庭的全体人员就是这样积极参与辖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坚持每月走访两个行政村或一个企业,创造性地构建了“群众说事、法官说法”的法治宣传新格局,着力推动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化城乡基层治理新体系。2021年至今,共发送加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的司法建议10余份,调解案件76件,深受地方党委认可和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