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刘晓彤)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近日,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怡红深入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法院调研人民法庭建设工作。平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罡等院领导陪同调研。
张怡红在平城区人民法院御东中心法庭、马军营法庭和新旺法庭进行调研,并组织了座谈会,详细了解各法庭受案类型、案件办理、多元解纷及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情况。
张怡红指出,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治理的最前沿,要深入贯彻落实“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推进会精神,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法庭软硬件建设,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能力水平得到加强,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张怡红强调,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人民法庭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摆在首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工作部署上来,确保人民法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推动实质化运行。紧扣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面向”和“三个服务”的功能定位,主动融入工作大局,灵活便民服务形式,不断提升法庭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让“小法庭”有“大作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坚持将非诉解纷机制挺在前面,广泛参与辖区平安建设,依托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平台,提高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协同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注重加强人民调解工作,通过调解观摩、以案说法、专题培训、经验介绍等形式,适时组织人民调解员进行诉前、诉中调解业务培训,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员依法调解案件的能力和水平。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实行简案快审、调判结合,提升审判工作质效。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送法进企业”系列活动,努力让市场主体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加强与辖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优势,主动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促进乡村善治,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