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 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大同新闻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魏悦)6月5日,大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决策部署,围绕大同市委“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实施全市司法行政系统“1134”工作规划,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新时代乡村群众的法治需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活动,打好法治同行“组合拳”,不断增强乡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助推均等普惠。编印出台了《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建成1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6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8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推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整合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了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开展法援进村入户,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系列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积极为农民宣讲党的政策,为群众解答和协调解决孩子上学、就医、就业等问题和困难,用法律援助爱心和真诚点亮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希望。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凝聚乡村守法共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成立法治宣传队伍,深入乡村开展法治演出活动;组织“送法下乡”“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大型专题普法宣传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0余人,增强了群众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夯实法治大同建设基层基础。截至目前,大同市共有18个村(社区)被评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2个村(社区)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对助力乡村振兴和法治乡村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更好地发挥了法治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作用。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员6263名,共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2013个,其中,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26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803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54个,个人调解工作室17个、行业性专业性婚姻家庭和物业调解组织14个、调解室4个,实现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2023年1至4月,全市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255次,排查发现纠纷274次,预防纠纷171次。共调解案件1824件,调解成功1806件,成功率99%。

下一步,大同市司法局将持续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动人民调解组织网格化和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为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编辑:赵虹宇]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