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三农”战线铆足干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大同新闻

一台台春耕农机穿梭田间,一栋栋温室大棚里翠意盎然,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场场农技培训振奋人心……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云中沃野处处充满着蓬勃向上的十足干劲。当前,大同市上下按照今年“三农”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奋力冲刺首战“开门红”,为努力夺取全年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全市“三农”工作特色明显、亮点突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大步。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大同黄花品牌培育、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等工作受到国家级通报表扬,稳粮保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示范推广。据悉,去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64元,同比增长7.4%;一产增加值达107.3亿元,同比增长3.9%;一产固定资产投资达58.3亿元,同比增长28.4%。

大同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颖龙表示,今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全面落实国家农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围绕大同市委“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聚焦农业生产“双十目标”(年一产增加值增速10%以上,利用五年时间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0%以上),坚持用好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和北肉平台“三块金字招牌”,全方位夯实稳粮保供基础,做优做强八大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推动一产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夯实安全根基,守好“米袋子”。今年粮食播种面积421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2.5亿公斤以上,发展全膜覆盖膜下滴灌有机旱作农业50万亩,重点打造桑干河流域有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1个膜下滴灌整体推进示范县。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31万亩,推动云州、阳高、天镇3县区省级整县推进试点建设。

深挖特优产业,打造“升级版”。全力推动大同黄花向百亿级产业目标迈进,年产鲜菜20万吨,力争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60亿元。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3万亩,总面积突破11万亩,蔬菜播种42万亩,总产量力争达110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2万亩,采挖面积突破4万亩,产量突破8000吨,加快建设晋北地区药材集散中心。新建改造规模化养殖场100个,以神农万头奶牛、北京供销社雁北肉羊、宝睿万头肉牛等养殖项目为引领,新增生猪出栏10万头、肉牛3万头、奶牛1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8万吨、8.6万吨和45万吨。加快农文旅融合,重点在天镇李二口、阳高守口堡、新荣得胜堡、左云管家堡等长城沿线热点景区周边布局发展油菜花、向日葵等特色景观农业。

延伸产业链条,驱动“强引擎”。做优“大同好粮”“大同黄花”区域公用品牌营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发挥“北肉”平台、北方预制菜产业园、阳高都市农业、天镇智慧牧场等重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总投资159.82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0.26亿元,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完成230亿元。

推动种业振兴,打好“翻身仗”。持续推进边鸡、广灵大尾羊、灵丘青背山羊保护提档升级,加快推动马身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晋汾白猪扩繁场、边鸡保种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好“雁云白羊”“德晋红”乳肉兼用牛2个畜禽新品种培育项目,开展符合大体型“三晋黑猪”新品种培育。推动高寒生态区马铃薯、糜黍、莜麦及黄花、黄芪等特色种质资源重要性状表型精准鉴定、发掘和创制工作。

建设和美乡村,描绘“新画卷”。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创建,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8596户,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具有同风同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化“三农”改革,激活“动力源”。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强化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工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实施《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条例》,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扩面、提质、增效;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工作。(记者苑捷)

[编辑:祁旭光]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