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胡雁)12月7日,大同市渔业产业发展暨渔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举行。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和大同市市长张强对特色渔业产业发展的批示,解读了《大同市推动渔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渔业产业发展十条政策,命名并公布了第一批全市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举行了大同市渔业产业协会揭牌仪式。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长龚孟建出席并讲话,省农垦与渔业渔政局局长董健京视频参会指导。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对大同市渔业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省农垦与渔业渔政局局长董健京认为,大同市高规格举行渔业产业发展暨渔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是全省第一个以市政府名义举行的渔业专题会议,也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渔业产业协会,具有引领示范意义。他说,大同拥有大水面、冷泉水、地热水、稻田、低洼盐碱荒滩等多类型渔业资源,发展特色渔业得天独厚。2021年全市名特优水产品占比42.2%,高于全省27.9个百分点。其中,罗非鱼产量位居全省第2,鲟鱼产量位居全省第3,鳟鱼产量位居全省第5。今年前三季度,大同市水产品总产量增加了866吨,同比增长75.3%,为全省增量贡献近四分之一。下一步,省里将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全方位加大对大同特色渔业支持力度,希望大同能全力打造行业标杆、产业高地,为全省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龚孟建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同发展特色渔业前景广阔。大同城乡居民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水产品市场消费量在全省仅次于太原,特别是大同餐饮文化、休闲体验等消费逐步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大同水产品主要来源北京市场,本地水产品供给体系尚未建立。无论是生产端还是消费端,大同水产品总产量和生产总值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渔业产业发展潜力很大。
发展特色渔业优势明显。大同具有独特的冷泉水、地热源、富硒土、桑干河滩涂等资源,产业基础良好,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786公顷,水产养殖主体69个,拥有鲤、草、鲢、鳙、鲫、鲈、鲟、罗非鱼、小龙虾、中华绒螯蟹等特色产品,已形成了净水渔业、设施渔业、生态渔业、都市渔业、休闲渔业5种业态良性发展的格局。
发展特色渔业任务明确。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总体布局,分阶段制定发展目标,培育一批新型渔业产业市场主体,鼓励和引导渔业市场主体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大同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一批特色渔业子品牌,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到“十四五”末,渔业产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由2021年的0.16%提升至2.5%,受益区农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水产品产地质量监测均达到国家标准。
发展特色渔业保障有力。成立了市级渔业发展工作专班和全省首家渔业产业发展协会,研究出台了专项实施意见和十条扶持政策,从养殖空间、渔业业态、生产要素、政策资金、科技人才、品牌宣传、激励奖励等多角度、全方位支持特色渔业发展,推动全市水产养殖向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集约化发展,扩大产品知名度、提升产品竞争力。
龚孟建要求,各级各部门及渔业产业协会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久久为功、善做善成,全力做好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各市场主体要依法诚信经营,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口,让大同老百姓吃上优质鱼、放心鱼。通过大家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使渔业产业成为大同市涉农经济板块重要增长点,为丰富“菜篮子”工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渔业贡献。
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