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大同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大同新闻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实习记者薄亚凡)大同,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大同市深度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整合厚重的历史文化,以文兴旅、以旅兴城,打造了一批具有大同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实现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影响力和人民幸福感得到不断增强。

突出特色,挖掘潜力。大同市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旅深度融合,按照“大产业、大融合、大建设”发展路径,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围绕云冈、恒山、古城、长城四大龙头,突出大同特色,打造核心景区和精品路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大同文化内涵,形成一业兴百业兴的态势。

大同市在突出文旅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城市潜力,积极拓展“旅游+”的发展思路,展现文旅活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以云冈石窟为核心,展现地域文化魅力的同时,拓展“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思路,培育打造“文化+数字+研学+旅游”模式。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沿线串联辐射20多个景区,以路引景、以景串线,带动沿途村庄借势旅游产业实现乡村振兴,让一条公路成为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人民增收的致富路。火山群、神泉古域、神溪湿地、桑干河湿地公园、世家康养小镇等一批新业态重点项目不断完善,打造集文旅融合、休闲康养、运动赛事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圣地,构建旅游新格局,为大同文旅经济提供新动力,展现新优势。

政策引领,形成合力。大同市突出政策规划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把文旅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大力推动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发展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高远谋划的产业规划,有力支撑保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同依托文旅融合“大产业”,着力构建文旅融合经济带,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其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连续8年举办古都灯会,连续举办3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国际摄影艺术展等文旅活动,助力城市品牌营销推广,推动文化旅游高速高质量发展,积极凸显文旅品牌和城市形象。

完善配套,增强活力。大同市不断加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基础,完善住宿、交通、环境等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持续提高文化活动普惠群众的便利度和活跃度。

近年来,乡村民宿产业飞速发展,大同市投入运营的高品质民宿60余家,云冈机场开通航线20条,通达城市26个,大同南站高铁站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415.14万人次,古都大同与现代交通相得益彰,提升了旅游便利化水平,为加快推进大同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能量。

依托大同市图书馆、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美术馆、大同大剧院等文化公共场馆,开展涵盖艺术展览、舞台表演、交流研究一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市民大讲堂”和“平城讲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实施“千场大戏、万场电影”惠民工程和“送戏下乡一万场”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增强文化活力,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及全社会共享文化成果的良好氛围。

近两年,大同市旅游人数从2012年的1890.29万人次增加至8397.36万人次,增长近3.5倍;旅游总收入在2019年达到762.11亿元,比2012年的162.82亿元增长近4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业是大同的优势资源,也日益成为大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大同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共识和重要方向,下一步,大同将坚持走文旅融合之路,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为民、文旅惠民、文旅富民,不断开创古都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建设更高标准美丽大同、更高质量富裕大同、更高品质幸福大同。

[编辑:郭佳蓉]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