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 实习记者薄亚凡)9月23日,大同市委宣传部举行金融工作专场发布会。发布会上,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大同银保监分局、大同市金融办有关负责同志先后介绍了近年来大同市金融服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十年来,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为全市经济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信贷环境,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78.17亿元,较2012年的770.58亿元,增长了195.64%,对大同市经济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同时,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累计向上级行申请并使用央行再贷款155.71亿元,再贴现211.86亿元,支持全市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和惠民生目标的实现,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十年来,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落实落细外汇便利化服务政策,推动全市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深化群众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持续开展征信知识、反洗钱、反假人民币、反电信诈谝等知识宣传,有效维护了金融消费权益;努力优化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深入开展农村和城市信用体系建设,高效实施国库“六税两费”退税政策,全力维护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高效运行。十年来,人行大同市中心支行扎实落实各项重大金融工作任务,组织金融机构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普惠金融、解难纾困等一线,打造出“黄花金融”“三黄一红”“疫情防控财政金融政策组合拳”等金融工作品牌,凝聚起金融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
十年来,大同银保监分局引导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推动银行业总资产由十年前的2079亿元增长到45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由772亿元增长到2282亿元,连年超额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强化降费、扩量、增保等措施,保费收入由十年前的34亿元增长到78亿元,保险深度由3.27%上升至4.66%,保险密度由每人999元上升至2535元;发展“三黄”地方特色农险,黄花价格指数险保费亩均下降140元,种植险保费亩均下降125元,承保面积由不足1万亩扩大到26万亩,风险保障由0.27亿元提高到13.11亿元。十年来,大同银保监分局推深金融改革持续焕发行业发展活力,批准增设市级保险机构20家、市级银行机构8家、新型农合机构7家,银行保险网点数净增171个,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十年来,大同银保监分局聚力风险防控全面规范行业市场行为,处置不良贷款180.57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4%,处置消费者投诉3000余件、办结率100%,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4万余次、发放资料60万份、受众700万人次。大同银保监分局强化金融战“疫”助力保主体稳大盘,引导银行业向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行业投放贷款280亿元,实施延期还本贷款133亿元,无还本续贷158亿元;取消收费项目59项,降低收费标准78项,向企业减费让利1.8亿元;保险业向企业及一线人员赠送新冠肺炎保险风险保障3.15亿元,为200余辆营运车辆办理停复驶业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
作为2019年机构改革新组建部门,大同市金融办有效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扎实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各方面工作,金融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46.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94.4亿元,十年增长了2.13倍,年均增速8%。全市政金企对接服务活动见成效,大同市金融办围绕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累计举办活动百余场,仅今年上半年,开展对接活动31场,达成授信50.43亿元;分18批次推荐项目1540个,成功对接项目156个,授信总额42.8亿元。全市培育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增动能,截止去年末,全市共有主板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从无到有增至4家、晋兴板挂牌企业16家、区域股权市场挂牌展示企业97家、62家企业进入省级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县扩大至5家;全市共设立股权投资基金12只,基金规模31.98亿元。全市非法集资防范和处置见实效,累计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14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35万余份、受益人群160万余人次,非法集资立案数量由年均16起下降至2021年的6起,在全省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平安建设考核中进入第一方阵。
大同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大同银保监分局建立金融监管合作框架,支持鼓励引导金融业创新发展,完善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考核评价,持续加强地方金融营商环境建设,坚决惩治地方金融领域腐败行为,为实现“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