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大同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水土资源开发为目标,大力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截至2021年底,大同市累计投入资金11.45亿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824.09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9.68%。
大同市地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毛乌素沙漠东缘延伸地带,由于水资源短缺、风大沙多,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到9793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9%,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市、水保先行的总体思路,坚持因地制宜、总体布局、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的原则,紧紧抓住国家扶持重点水保项目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同市注重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三个结合”,突出治理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实现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梁、沟、坡、峁、川立体开发,农、林、牧、工、贸协调发展,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同市水务局水保科科长王建周告诉记者,经过综合治理,项目区的土壤侵蚀模数由3000~2000吨/平方公里降到了1800~1200吨/平方公里,按年保土量31.8万吨计算,每年可保住22.3吨氮、2吨磷、63.6吨钾等有机肥料,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的95%,项目区内农民群众从中受益匪浅。
建管并重,以管促建,突出质量效益,这是大同市提升水保治理成效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项目建设中,大同市严格实行项目管理法人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拨付报账制,严把发包、质量、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四道关”。同时,强化产权管理,积极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将工程建后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做到责、权、利相统一,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国家重大水保项目实施以来,大同市以项目为依托,近5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3亿元,打造精品工程10处。阳高县大力弘扬大泉山精神,先后投入9895万元,建设3500平方米的水保科技示范园,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使大泉山流域林地面积达到6万亩,2021年被水利部评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天镇县先后投入6975万元,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共完成机修梯田5.15万亩,带动项目区粮食增产1905万公斤,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000万元。广灵县连续3年推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9.04万亩,封禁治理6.79万亩,栽种水保林2.02万亩,成活率、保存率、生态效益均居全市前列。
为了切实提高治理成效,大同市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摸索总结适合大同地区水保治理的科学办法,积极推广“大坑、大苗、大水”的生态治理措施,努力提高治理标准质量。左云县采用大苗造林、规模开发、连片治理的方法,按不同山系、水系及气候带实施科学造林,成活率、保持率和整体效益都非常明显。阳高县在科技示范园区造林中运用径流林业技术,在经济林建设中应用带土移植、地膜保墒等技术,有效提高了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浑源县积极推广径流整地、容器育苗、乔灌草混交等技术,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灵丘县应用核桃树套袋栽培技术,比传统栽植成活率提高20%—30%,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水资源。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守水生态红线,持续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坡耕地综合整治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坚决遏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同时,大力开展城乡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运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加强‘海绵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全市实现‘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大同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