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吴星 通讯员武菁)大同市平城区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持续推进引才、聚才、育才、留才“四环节”的创新,优化提升人才服务质量,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以一流生态吸引一流人才,不断增强人才吸附力和创新支撑力。
紧盯制度创新“引”人才。平城区依照《大同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推进“双百工程”为重点,结合本区人才发展实际,持续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完善《平城区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实施办法》《平城区招才引智激励政策》等,用心聚智引才,为人才服务提供了更多“绿色通道”。另外,通过“创业创新服务网络平台”、“凤凰英才大型招聘会”,“转型汇智创新人才招聘会”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有效缓解了疫情对平城区民营企业招工难的影响,先后举办两场线上“微信招聘会”,共提供岗位850个,达成就业意向420人。平城区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共设立人才服务窗口5个,全年接受大学生1909人,全年举行大型招聘会6次,用工单位共计313家,提供岗位4167余个,达成意向2062人。
紧盯平台创新“聚”人才。平城区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凝聚起各成员单位合力,深入推进省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高效对接,带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开展。目前,共建成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0个、智库合作基地1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个、校友招商引才基地1个;共与3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东北大学签署智库合作协议1个、与山西农业大学签署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协议1个、与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签订校友招商引才协议1个。另外,平城区与华北电力大学通过打造“大同市华北电力大学科教综合项目”,引进培养一批高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大同市及平城区科技水平提升、创新项目孵化加速、重大项目集群精准导入。
紧盯实践创新“育”人才。平城区举行年轻干部座谈会,平城区四套班子领导与全区70余名年轻干部代表一起座谈交流。通过让年轻干部结合各自工作经历、立足岗位职责,畅谈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参会领导随机抽选人员现场提问并进行点评等环节,近距离掌握优秀年轻干部,让年轻干部“进考场”成为常态,为全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储备人才。另外,为增强人才培育的持续性,激发全区各行业领域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平城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台《平城区关于开展“聚焦‘六新’服务奉献”人才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区58名“三晋英才”立足岗位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基层服务活动共80余次。
紧盯服务创新“留”人才。为更好的发挥平城区“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主阵地、主力军和主引擎的作用,鼓励和集聚一批“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前来工作和创业,平城区通过创建“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和引进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从政治激励、家属安置及子女入学、人才津贴、定期培训、专项评价考核、全程跟踪服务等提供全方面服务。以“汇聚高端人才、提升干部人才队伍素质、聚力平城发展”为目标,坚持“服务发展、以用为本、专业对口、能力优先”原则,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施开放、灵活有效的优惠政策,引进一批行业部门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改善干部专业化程度,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逐步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队伍,全面优化改善全区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