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 大同市平城区46校创办于1917年,前身是大同在全国首创的铁路“扶轮小学”。多年来,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先后被授予“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大同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文化引领 浸润师生心灵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内涵和底色。建设有品质、有特色、有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为师生创设了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且让校园成为滋养师生心灵的沃土。
沿着入校通道向前走,校门两侧铁艺围栏外墙上,装有精美的宣传图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寄语,醒目地映入每个师生的眼里。进入校园,来到知行楼前,一眼看到了“星光耀眼、繁星点点”宣传栏,展示着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典型事迹。据了解,平城区46校以“爱家乡、爱大同、爱校园”为核心内容,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设计,构建了“美食佳肴享天下、工艺荟萃绽奇葩、逸闻趣事话平城、塞外古都民风纯”等板块的校园文化内容,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件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成为全校师生精神栖息的乐园。
多元发展 提升教学水平
陈姣“每日诵读古诗”,张新叶“讲数学故事”,龚文婷“动手能力”,田纪云“英语情景剧”……平城区46校教师们贯彻教育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实现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分科目、分主题精心选购专业知识书籍,供全校教师业务学习使用。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在“大集体”教研活动中,分科目组织教师,集体聆听专家讲座,观看专家教学视频;在“小集体”学科教研活动中,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学科教材,展开集体研讨;在专题教研活动中,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此外,教研组长还发挥引领、组织、凝聚的作用,以点带面,“精彩一点,闪亮一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德育优先 涵养学生品性
育人,德为先。平城区46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全面深化德育教育。
为了让德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涵养学生品性,学校以少先队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把实施“积蓄美德 快乐成长”作为少先队工作的重点,举办了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文明礼仪体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书月、艺术节等活动。同时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的实践活动,将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感染性和民族性等特点融入其中,形成别具特色的少先队系列活动。
筚路蓝缕,扶轮百年,严谨治学,春风化雨。平城区46校恪守“知行合一 尚学求真”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 行远 传承 创新”的校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赢得了家长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