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瓮城口村真的变了样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三农

在桑干河畔的云州区吉家庄乡,有个瓮城口村。“过去,村民们矛盾多、纷争多,说到底还是因为村里穷,发展不起来,大伙儿的日子都不好过。”一说起这些,已离任的老支书陈宗顺至今仍是一阵唏嘘。

陈宗顺一直是种地的好手。原先仅靠家里的30亩地种玉米,一年忙到头,收入不到1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再看看那住了不知多少年、建在半山腰上的土窑洞,心情很难畅快起来。可如今,陈宗顺一家住上了红瓦白墙的新房,年收入5万元,还有十几万元存款,他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村里开始出现变化是在2014年。新一任党支部成员挨家挨户收集意见,一桩桩厘清关系,一步步化解矛盾,村里有了新气象。2015年,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全村人整体搬迁到了山下的移民新村。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新房林立路旁,整齐干净,看着就让人心里美美的,村民们都觉得日子有了奔头。也就是在这一年,瓮城口村通过检测认证,全村5700多亩土地多为砂质土壤、保水力差,但耕地土壤富硒含量每公斤达92毫克,发展富硒特色杂粮产业大有可为。自此,全村开始大力发展以富硒杂粮为主的有机旱作农业。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有机旱作农业大力扶持,特别是大同市积极推进桑干河流域10万亩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以来,瓮城口村的谷子种植加速发展。政府除了筛选最佳品种外,给补贴又提供技术指导,村民种植积极性特别高。2019年村里种了1000亩谷子,2020年增加到2700亩。瓮城口村所在的吉家庄乡发展以谷子、黍子、豆类、高粱为主的有机旱作农业41000亩,并实现了连片种植、集中管理,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亩均收入2500元,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500多元,全村不仅有了“西河坊”“吉家农庄”两个品牌,还在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生态型、标准化农业生产日渐发展,瓮城口村村民的生活明显变了样,收入大幅增加,他们乐在心头。村民陈阔仕说:“现在从种到收都用机器,三利公司还和村里签了合同,按一斤3.2元收,我种的20多亩地就有5万多元的收入,比过去强太多了。”“去年粮食市场行情好,我们村户均种粮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加上种高粱,有的上五六万了。大伙儿买东西不似先前了,现在想买啥就买啥,有底气啦!”老支书陈宗顺对此喜上眉梢。(杨海峰、张晶)

[编辑:祁旭光]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