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贫:贫困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三农

“自从有了光伏收益,我每月能领300元,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同市广灵县斗泉村8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银开心地说。李银曾因自费修缮道路、为广灵县一中捐赠粮食等事迹受到群众广泛赞誉。然而近几年因为年老多病,医药费开销加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有了光伏电站收益分红,驻村工作队还帮他办理了慢性病卡,再加上低保,李银的手头宽松了不少,现在李银逢人便夸:“光伏电站真不赖,太阳一照就挣钱,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是解决扶贫工作由‘输血’转为‘造血’的创新工程,也是帮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惠民工程。”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大同市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光伏扶贫也在全省实现“三个第一”,达到“三个率先”。

2014年山西省成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省,2015年天镇、浑源两县首先启动,2015年9月28日第一块光伏板在天镇县榆林口4万KW光伏扶贫电站开始安装,2016年4月8日榆林口光伏扶贫电站第一个并网发电,标志着全市光伏扶贫电站开始实现收益。2016年大同市委、市政府将光伏扶贫工作拓展到所有贫困县。2016年天镇县实现全省第一家贫困村光伏扶贫全覆盖,2017年全市率先实现智能运维管理,2018年天镇县率先运用“山西省光伏扶贫收益分配管理系统”,2019年全市率先使用国网云平台和省光伏扶贫收益管理系统。

一组数据最能体现光伏扶贫带给群众的实惠:到2019年底,全市光伏扶贫共建成80座村级电站,装机总容量达到34.5万KW(其中村级电站72座,装机总容量12.5万KW;集中电站8座,装机总容量22万KW),实现了全市贫困县区所有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截至2020年7月31日,全市村级电站累计发电量4.47亿千瓦时,光伏扶贫收益4.07亿元,惠及全市745个贫困村、697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国家扶持政策就是好,这光伏电站建起来没几个月,我们就领上了收益金。”说起领到光伏扶贫资产收益金这事儿,当年还是贫困户的浑源县西留乡付家坡村的15户人家至今念念不忘。2017年浑源县依据国家光伏扶贫产业政策,在西留乡付家坡村、车道口村、宝峰寨村开展户用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试点工作,利用贫困户屋顶建设屋顶电站,既节约了林地、耕地,又保证了电站建设。该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户用光伏电站有绿色环保、收益持久等诸多优势,因为它不受指标、土地的限制,且技术在不断进步,成本在不断下降,效益也在稳步提升,实现良好互补互促。这也是该县推动精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有力举措。

由于光伏项目需占用大量土地,大同市未利用地少,荒山荒坡多。为节约集约用地,大同市在户用光伏电站、村级电站等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又探索出了如天镇县黑石梁2.21万KW的联村电站、天镇县同煤宏丰农业公司蔬菜大棚顶部建设的侯家夭村100KW的农光互补电站、天镇县中地公司牛舍棚顶建设的800KW牧光互补电站三种模式,并大力推广联村电站。目前,全市联村电站达到31座,占全市72座村级电站的43.06%,大大降低了用地、并网输出和运维成本,提高了电站运行效益。

大同市8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分布在6个贫困县区,各县区县级财政均十分吃紧,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同市积极引导电站建设合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政府捐赠资本金,确保电站如期建设、按时并网。同时紧紧抓住光伏扶贫的政策机遇,创造性地发动社会力量筹措建设资金。“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农委为大同市捐赠1000万元,建成13座总装机容量1300KW的电站,上海电力设计院为大同市捐赠380万元,建成5座总装机容量500KW的电站。

电站建成后,提升电站运营效益的关键是强化运维管理。大同市6个贫困县区均成立了专门的运维管理平台公司,由69名专业人员组成6支维修队伍,各运维企业应用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中心的智能运维服务平台,实时监测电站设备运行数据。天镇县保利光伏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全国领先的阳关智慧光伏云信息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电站设备运行数据,大幅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运维的专业化、智能化、便利化。天镇县黑石梁电站管理经验被推荐为全国光伏扶贫电站管理的学习典型。目前全市72座村级电站,运维成本均控制在电站收益的5%以内。

大同市按照“四个权重”因素分析对电站开展确权到村工作。县、乡、村三级全部建立《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资产信息登记台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资产确权管理台账》“两个台账”,明确产权属性、确权标准、收益分配,将全市41座单村电站确权到41个贫困村,31座联村电站确权到704个贫困村。逐步建立完善县乡两级监管的扶贫电站管理机制,切实推行“资产到村、统一运维、公正分配、县乡监管”的光伏扶贫资产管理模式,让群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阳高县古城镇道贤移民新村的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由村光伏发电专业合作社和山西敬天合创云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按照双方约定,发电收益的10%用于运行维护费用,10%用于道贤新村的公益事业以及村级管理等费用,并按照每间房屋每年200元的标准支付屋顶租金,剩余收益部分出资双方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分配。“你看,这是我们家以前住的窑洞,跟这会儿简直是没法儿比。”略带内蒙古口音的村民王凤仙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张照片对记者说。“我们家现在住的三间大瓦房,从顶到地齐完备,从水到电都齐全,取暖还用煤改电,三间屋子都挂着石墨烯的电暖气,我们只买了一张毡子就住进来了。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做过心脏手术的王凤仙不能干重体力活儿,如今她和几个贫困户每天负责打扫村里的卫生,用自己的劳动每月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劳务费400元,光伏发电成了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记者了解到,大同市每个贫困村每年光伏收益能达到20多万元,收益可以持续25年左右。近年来全市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用于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奖励、补助等扶贫资金22337.76万元,惠及96988人。(宋芳)

[编辑:祁旭光]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