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区:新发展引领幸福新生活

黄河新闻网 > 大同频道 >  大同新闻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同市平城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筑巢引凤,推动项目落地高质量发展;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今年1—5月,平城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共完成67879万元,同比增长14.02%、增支8347万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24%,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发展:绿色通道畅通项目筑巢

项目为王,通道必须高速化。平城区招商引资中心按照山西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落实大同市委、市政府,平城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工作部署,打造“零障碍”绿色通道,推出“全程式”“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自上而下一起为项目“跑腿”。领导包联、部门联动,平城区委书记、区长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存在的实际困难,平城区招商引资中心专人对接。今年率先引进的半导体芯片用石英石墨材料项目和北方药材批发市场两个落地项目,开业及投产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平城区今年计划引进知名企业4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力争引进10个亿元以上项目。作为民生大区,还将重点建设七里村、寺儿村等社会民生项目,加快环城商贸市场建设。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平城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并联式审批”实现了“多证联办、资料齐全即交证”。“福盛水岸”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在人防条件和施工许可证审批中,仅仅跑了一次,用了半天的时间便予以办结,办理时间只相当于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就业:精心谋划推动供需两旺

发挥好人力资源平台作用,多方合力推动就业。5月31日,平城区委、区政府协办,在万城集团·大同“互联网+服务”产业园举行了大同市首场线下招聘会。在现场,来自能源产业、信息技术及科技产业、文娱旅游业等11个行业的151家企业,携2150个岗位进场招聘,现场达成面试意向550人次,当场录用80人。

今年25岁的李平(化名)之前一直在外地打拼,在招聘会上他很快与用人单位达成了用工意向。李平说,大同发展变化很大,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发挥自己的学业所长,还能在父母膝下尽孝,感觉是很幸福的选择。

招聘会现场设立的董事长直面区是一大亮点,当日共有8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参与直招,直接面试高岗高薪职位。而这正是平城区人力资源交流中心今年重点推出的一项人才计划——“共享人才”创新模式,即以项目为纽带,为有需求的企业招聘高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平城区人力资源交流中心负责人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就是要做好‘媒人’角色,让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有效、实时对接,让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达到最好的统一。”

民生:惠民服务提升幸福指数

继小学全面复课后,5月底,幼儿园开始复园。3岁的小朋友杜明在开园前依规接受了健康检查。这是平城区卫体局“三步走”推进复园工作的具体举措。复园前,区教育局严格验收;区卫体局对体检人员集中培训,然后按照统一标准,有序对入园儿童开展体检,确保科学有效防控疫情。

“家门口有了直营店,太方便了,不仅菜品新鲜价格还实惠。”平城区开源街民和社区率先引入的社区直营店,是平城区农业嘉年华依托社区平台打造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该社区直营店项目销售平价果蔬、米面粮油、日用调味等生活用品,并提供免费派送、公共便民服务。

深化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平城区启动了第二届公益鹊桥会,至6月5日,共有56家社会组织踊跃参与报名。大家期待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丰富、多元化的服务。家门口练书法、学音乐、打太极……政府买服务,居民得实惠,平城区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平城区深入推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接诉即办”,主动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简单问题“即时办结”,一般问题“日清日结”,复杂问题积极协调联办、一办到底。结合“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全区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把为民办实事做到精致、细致、极致,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检验全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成效。水泊寺乡实行工单分类分包制度,建立起上下联动的热线办理工作网格,对难点、热点问题“会诊”,疏通群众心中症结;平城区环境治理监督大队统一印制“接诉即办”便民服务卡,缩短市民投诉环节,提高为民服务效率。今年以来,各类热线工单办结率为100%。

[编辑:赵虹宇]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
人员查询   |   联系电话:0352-2366688   投稿邮箱:hhxwwdatong@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晋)字第0023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4120180001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069号